文丨董歧山
《记着》栏目第27位讲述者
这一生没有多少可遗憾的事。可随着两鬓斑白,每当孩子放假从乡下爷爷奶奶家回来,绘声绘色地描述田园故事时,积压在心头的那份悔意犹如丝丝白发,不但越来越密,且越来越浓。
我还记得,头一天给我们上课时,张老师进门就带进了一股风。他身材高大,面容严肃,长长的眉毛下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舒展的连毛胡子。他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我低声对同桌说:“这老师真厉害!”我是从他平时不苟言笑,和那一脸连毛胡子上体会到的,其实那时谁都没领教过他的“厉害”。可没想到这低低的交头接耳,却被他听到了。他用严厉的眼光盯了我一眼,继续讲课。可那严厉的目光,像道寒光直射进我幼小的心灵,几乎冰冻我的呼吸。第一节课就给他留下坏印象,他不得给我小鞋穿呀?
以后每到语文课,我都怕他突然提问我,向我“发难”。可是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一节语文课,却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天下午,天上飘起了雪花。很快就铺天盖地地弥漫了所有光线,教室顿时昏暗起来。张老师给我们讲作文。他说有个学生的作文写得非常好,老师们传看了,都在赞扬他。我们都在猜测,这是谁写的作文呢?它让张老师兴奋激动得脸庞通红,连说话都充满了幸福的颤音。
张老师开始朗读那篇作文。他的语音富有磁性,是非常美妙的男中音。他从讲台上走下来,绕着我们的课桌,轻轻地用有力的大手不时拍打一下谁的桌角。动情处,还倾下腰来,轻轻摆动着脑袋,眼里闪烁晶莹的泪光。在这大雪飞舞的午后,昏黄的教室里,我们似乎不是在听一个学生的作文,而是在听他讲一个非常美丽非常动人的故事。他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寂静空旷、甚至有点恐怖的场景。我们甚至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听到了他朗读的作文里扣响在清晨朦胧中大雪后学校走廊里的脚步回声!
我被他的朗读吸引了。没注意他的朗读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我更没注意他是什么时候停在我身旁的。后来,是他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沉静和沉醉。直到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我才明白那篇美妙动人的作文,原来就是我写的。那篇让张老师和所有老师赞赏有余的佳作,竟然是我不经意间写就的作文吗?我这是平生第一次被一篇文章吸引!我也第一次感到美好的文章带给人的那种享受和震撼与激动!
此后张老师一再地表扬我。当他听说我看了不少世界名著后,更是对我鼓励不断。他索性把自己订阅的文学刊物借给我,让我对文学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我上了乡里唯一的中学,张老师也调任那里。那时他50多岁,喜欢跑步,不管刮风下雪,每天都围操场跑3000米。两天一次模拟考试,所有试卷都靠老师刻钢板油印出来。其他老师经常偷懒,考试时让学习委员在黑板上把试题抄出来,只有张老师成天趴在桌上刻钢板。他患有多种疾病,成天吃玉米面饼子,胃老返酸水,经常讲课时胃痛得汗珠噼里啪啦掉,他就用左手使劲顶着胃,继续给我们讲课。由于刻钢板时间太久,他的胸部经常疼痛,他就把胸脯压在桌子上,以此减轻痛苦,或者喝点白开水,深呼吸几次,再继续趴下去刻钢板。
张老师创办了“小浪花”文学社。每次印制小报前,他都认真修改我们的作品。记得我有篇散文,写农村火热的秋收场面。他觉得立意不错,但缺乏生活气息,为此,他利用星期天带我去帮生产队收割玉米。一天劳动下来,虽然累得上不去炕,但我真正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甘苦。回来后,我在他的指导下修改了两次,他不但在“小浪花”上给我发表,还把稿件推荐到县文化馆的文学刊物上,竟然也发表了。记得那节语文课上,张老师一手拿着发表我文章的刊物,一手拿着5元钱稿费,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自豪地给同学们讲解我的作品。就这样,我在张老师的培养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先后在报刊、 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并多次获得奖励。
工作后,只见过张老师一次面,他明显的消瘦了。那时他已当了校长,但仍然兼着高三语文课。后来,虽然很想经常回去看他,但总觉工作太忙、家事太多、朋友的聚会和应酬太频,更重要的是,总想在文学上取得些成就,回到他身边报喜,所以一直没再去看望他。听说,我每发表一篇作品,张老师只要看到就收集起来,不是给同事传看,就是当做范文给高三学生讲解。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了遗憾。4年前的春天,张老师因患胃癌永远地走了。当时我的一篇小说刚获得一个奖项,获奖带来的喜悦,远不如噩耗带来的悲痛巨大。
那以后,我一直在遗憾和悔恨中度过。
每至春天,遗憾和悔恨就会繁茂一些。
讲述者:董岐山,笔名瑚布图,1964年6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小说委员会委员,牡丹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东宁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签约作家。中篇小说《国境线》入选第五届中国鲁迅文学奖提名。长篇非虚构作品《冲天》,获中国作协和黑龙江省作协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报告文学《国门是这样打开的》获黑龙江作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报告文学一等奖。创作的《东宁要塞揭秘》获中国百年百部文史珍品金奖。
被讲述者:张锡坤。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