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健康

全国疟疾日:应在国际旅行中加强个人防护 发布时间:2025-04-28 20:34 来源:黑龙江省疾控中心

  2025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8个“全国疟疾日”。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流行。根据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2023年全球83个国家估计有2.63亿例疟疾病例和59.7万例疟疾死亡病例。疟疾是一种没有国界的传染病,它不仅会给感染者带来健康危害,更为流行国家和地区带来沉重的公共卫生威胁和社会负担。我国于2021年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疟疾防控成果。

  当前我国虽处于消除疟疾状态,但是每年仍有输入性病例,传播媒介等流行条件尚未根本改变,境外输入性疟疾引起再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哈尔滨海关卫生检疫工作人员始终站在国门第一线,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深化“海关部门-疾控部门-医疗机构”联防联控机制,精准施策,严防疟疾疫情通过归国人员输入再传播。

  小贴士:

  疟疾是一种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该病在非洲、东南亚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危害严重,是全球长期以来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国际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情况,如前往疟疾高发地区,可提前准备驱蚊剂、抗疟药品等,相关药品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国际旅行中,加强个人防护,尽量不前往高风险区域活动,减少皮肤暴露面积,使用驱蚊剂防范蚊虫叮咬,住宿点最好要有蚊帐、杀蚊药等防蚊装备。境外一旦发现感染,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治疗。

  国际旅行后,如出现寒战、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要在入境时向海关申报,配合海关开展传染病筛查。入境后开展自我健康监测,1个月内出现相关症状可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或当地传染病医院筛查。

 

责任编辑:姚楠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