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哈尔滨市发改委获悉,近日,哈尔滨市上报的“探索儿童友好‘冰城模式’”“完善地方法规儿童优先评估机制”两个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供各地参考借鉴。
据悉,自2023年入选国家第二批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以来,哈尔滨市聚焦完善儿童友好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友好空间服务、加强儿童友好权利保障、拓展儿童友好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友好发展环境“五大友好”,坚持“一盘棋”合力推进,“一体化”共建共享,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融入哈尔滨市高质量建设发展全过程全领域。
哈尔滨市因城施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探索儿童友好“冰城模式”。依托现有研学实践基地,打造儿童喜爱的极地公园、冰雪大世界等20余家冰雪研学目的地,设计21条“冰雪+儿童友好”研学实践路线。借助承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契机,在出入城口重要路线节点,利用开发占用腾退空间建设亚冬会品质提升“迎宾公园”项目,设置700平方米儿童活动区,以“冰雪童梦”为主题配套组合滑梯、攀爬架、秋千及沙坑等儿童游憩设施,让儿童在冰雪体育赛事中体验儿童友好。
哈尔滨市将儿童影响评价融入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完善地方法规儿童优先评估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哈尔滨市地方法规政策儿童优先评估机制的意见》,明确在出台法规规章、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中充分考虑儿童权益。对列入年度评估计划、涉及儿童利益的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先由起草单位对照13方面评估要点开展自查评估,再由哈市妇儿工委办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建法规政策儿童优先评估专家组进行专家评估,评估过程重点关注贫困、残疾、流动留守儿童生存发展权益,确保法规政策源头落实儿童优先原则。
哈尔滨市着力完善便捷可及、具象可感的儿童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儿童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香坊区体育公园、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艺体综合楼、阿城区第六中学校新建艺体楼等项目建设,提升硬设施品质,推动儿童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满足广大儿童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下一步,哈尔滨市发改委将会同哈尔滨市妇联充分发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持续从“五大友好”着手,全方位加快推动哈尔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