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尔滨”,繁花唤醒城市。天气逐渐回暖,哈尔滨的春季旅游市场也随之升温。在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和中华巴洛克街区等游客必打卡地,烟火气、活力满满,勾勒出“尔滨”旅游从“一季红”到“四季火”的生动画卷。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除了“尔滨礼物”“龙江礼物”之外,“抚远礼物”“逊克北红玛瑙”“黑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伊春馆”等极具地域特色的 “城市礼物”店也相继入驻,为中外游客留存了更多的“龙江记忆”。如今的中央大街不仅展现了“尔滨”风情风貌,更是搭建起城市与城市之间互动耦合的平台,变身全方位展现黑龙江人文之美、物产之丰的“国际会客厅”,为释放旅游内需、推动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百年老街汇聚全省多地特色
“入口微甜、清新自然,就像大森林的味道在舌尖舞动。”品尝完桦树汁,来哈出差的福建游客陈先生当即下单5盒,表示要带给朋友们尝尝。
桦树汁含大量氨基酸、维生素等化合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从今年1月24日开业至今,在位于中央大街的“九珍十八品”伊春馆暨“伊森工”桦树汁产品直营店内,像陈先生这样为高品质森林产品欣然解囊的顾客比比皆是。
“九珍十八品”伊春馆内,满满都是森林的气息
直营店店长苏佩华告诉记者,店内共有森林食品、森林饮品、森林菌菇、森林浆果等8个品类170余款产品。“很多中外游客通过森林产品,深度领略了伊春森林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希望能走进伊春,感受林都的生态馈赠。”
在第九届亚冬会奖牌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这颗宝石就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逊克北红玛瑙。今年1月26日,亚冬会开幕前夕,黑河逊克北红玛瑙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正式入驻哈尔滨中央大街,掀起了全民关注热潮。日前,记者在展示中心看到,从巧夺天工的雕刻珍品,到时尚灵动的珠宝首饰,再到别具匠心的工艺摆件,每一件作品都充分展现北红玛瑙的天然纹理与瑰丽色泽,演绎出传统雕刻技艺与创意设计的精彩对话。
哈尔滨小顾客被流光溢彩的逊克玛瑙吸引
尽管并非旅游旺季,店内的顾客仍是接二连三。“冰雪旅游季店内遇客流高峰时,五个销售员都忙不过来。”门店负责人曲录福指着几款玛瑙吊坠和玛瑙戒指告诉记者:“这几款产品性价比高,深受南方游客喜爱,就连很多外国游客也种草。”
“抚远礼物”自去年7月就入驻中央大街。店门口名为“鱼前熊后”的大摆件,寓意“余钱雄厚”,是游客们超爱的打卡点。记者看到,店内不仅有鲟鳇鱼制品,蔓越莓等特色地产,还陈列着展示赫哲族渔猎文化的鱼皮画、鱼皮衣和鱼皮装饰品等非遗文创产品。一幅索菲亚教堂鱼皮画,制作精美、惟妙惟肖,令游客穿梭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沉醉于这极具视觉张力的艺术盛宴中。
蔓越莓系列产品摆放在“抚远礼物”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
运营负责人高阳介绍,“抚远礼物”自开门迎客以来,一直人气高涨。店内近500款产品中,超八成为抚远特产。“我们通过多种沉浸式活动,让游客加深对抚远的了解。同时,通过不定期组织各种非遗活动,让游客们身临其境体验赫哲族文化的底蕴。”此外,运营方还深入南方多地推介抚远城市品牌,并将“尔滨”特产带至抚远,推进“城市礼物”融合。
以“城市礼物”引领特色产业升级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各具特色的“城市礼物”店,不仅为游客带来独特体验,更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抚远市黑瞎子岛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微告诉记者,“抚远礼物”投用后,全方位展示了东极抚远的形象,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助力了精准招商,推动了抚远的渔业、蔓越莓产业融合和特色产业升级。她表示,为迎接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抚远礼物”将通过举办旅游推介、美食品鉴等活动,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断优化展示内容,提升展示效果。设置旅游咨询点,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预订服务。与哈尔滨、佳木斯等城市合作,推出旅游联票,共同推广旅游资源。与道里区政府和中央大街管委会联动,以中央大街“抚远礼物”为点辐射十三地市,在与各地市联动推新中共谱城市文旅新篇章。
逊克玛瑙做成的文创饰品,让中外游客种草
“乘着哈尔滨亚冬会的东风,借助中央大街的平台,‘世界玛瑙看中国,中国玛瑙看逊克’的美誉也越来越响亮。”逊克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在省文旅厅主办的相关活动中,逊克玛瑙文创产品“雪花胸针”系列备受霍启刚、何超琼等香港名流青睐。
创意设计让逊克玛瑙“出圈”“出彩”
为进一步做好北红玛瑙镶嵌于亚冬会奖牌“后半篇文章”,逊克县将立足北红玛瑙资源禀赋,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创意设计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品类创新,实现设计思维与工艺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坚持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北红玛瑙产业与多领域跨界融合,以创意设计引领逊克县北红玛瑙产业迈向新高度。
冰雪旅游季,“九珍十八品”伊春馆内人气爆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九珍十八品’伊春馆自开业以来,成功宣传和带动了伊春旅游发展和小兴安岭林下产品的销售,已成为伊春会客厅,打造了伊春森林产品特色IP。”伊春森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公司将依托中央大街的黄金区位,通过沉浸式展销体验、创意文化展演等多元形式,深度推广伊春林区绿色有机的森林食品与独具匠心的文创精品,让林海雪原的魅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推进文化融合 国际活动赋能
将中央大街打造成“龙江国际会客厅”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在“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未来中央大街如何能更好展现龙江各地的魅力,打造“龙江国际会客厅”?
春光无限好,哈尔滨中央大街活力十足
省科顾委外贸专家组组长、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宋魁认为,中央大街的稀缺性在于其不可复制的历史底蕴与集聚效应,应优先通过“主题化分街区”(如设立“中东铁路记忆走廊”“北国粮仓展贸区”)拓展内容承载空间。要在保留俄式建筑风情的基础上,嵌入全省多元文化元素,形成“一街看龙江”的沉浸式体验。定期举办国际文旅节等,吸引全球客商与游客,提升国际影响力,利用国际活动赋能。引入多语言智能导览系统、跨境支付便利化设施,并联合高校培养多语种志愿者团队,提升国际游客体验感,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
汇聚多地“城市礼物”,哈尔滨中央大街渐成“龙江国际会客厅”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投融资专家、省科顾委旅游组副组长崔玉范教授建议,中央大街可通过划分区域展示黑龙江各地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多样性。例如,定期举办文化节庆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增加对当地文化的认知。通过举办国际合作展览、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央大街进一步打造为集文化交流、旅游推广、产品展示和社交互动为一体的“龙江国际会客厅”。
龙江各地市如何利用中央大街展示城市形象与地方特产?宋魁认为,各地市“城市礼物”店需进行差异化定位,突出地域特色。要提高沉浸式营销力度,设置互动体验区,结合AR技术还原地方历史场景,增强游客记忆点。企业可推出中央大街限定款产品,并联动街边老字号商铺开展联名活动。要注重流量转化,利用中央大街客流优势,与旅行社合作设计“展销店打卡-产地溯源游”线路,将短暂停留转化为深度消费。同时,鼓励企业通过直播间“驻街带货”,实现线下展示与线上销售闭环。
崔玉范建议,各地市可联合举办节庆活动或文化周,如“龙江美食节”“黑龙江特产推广周”等,提升地方品牌知名度。此外,不同地市可联合推出旅游套餐或优惠活动,促进区域联动,提升黑龙江整体品牌形象,推动旅游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