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龙江

哈尔滨: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4 14: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四月冰城,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筑巢引凤,群贤毕至,动能强劲。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如约而至。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搭建人才干事“大舞台”,哈尔滨培好沃土,揽天下英才一路生花。

  搭平台、建阵地、给激励,2023年2月,哈尔滨市发布《人才新政30条》,招才、聚才、留才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诚意之强,前所未有。两年来,哈尔滨市科教优势得到有效释放,人才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产才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现,人才安身安业生态环境日益优良……“30条”助力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四链”融合:创新生态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裂变”

  当下,把握人才这一关键要素,便是抓住了创新发展的命脉。

  今年初,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传来捷报,搭载8颗工大卫星的微厘空间低轨卫星系统首批组网卫星顺利升空,标志着企业在组网卫星批量化研制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我国卫星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全国50家未来制造领军企业名单,哈尔滨芯明天科技有限公司以第8位的排名成为我省唯一跻身榜单企业。《人才新政30条》通过支持企业引才聚才、支持创新平台发展、鼓励高校成果转化,将哈市“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效贯通、深度融合,实现了匹配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成果、场景、市场、资金、人才的有效供给、高效配置。

  产业与创新“双向奔赴”。通过支持高校创办特色学院、调整学科设置、建设科技园等方式,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人才高质量产出。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置龙江工程师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集聚孵化载体28个,入孵企业891家,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哈工大先研院、环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成投用,依托校所科技成果转化生成企业62家,实现以政策引领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提升哈市全面创新效能。

  人才承载平台能级跨越提升。2023年以来,哈市新增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1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重组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由13个提升至15个。哈尔滨市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大科学工程的城市,两户企业获评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零”的突破。高新企业数量增长32.8%,达到3057家,从业人员达17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万人。芯明天科技、吉星机械等一批重点企业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基地。企业研发投入得到鼓励,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副省级城市中实现晋位。

  市校企协同育才“握指成拳”。2024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秋季)引才现场招聘活动中,“丁香人才发展联盟”正式组建,这是对《人才新政30条》“建立市校联合办公机制”的深化拓展,首批60家联盟成员从1000余家单位中筛选出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与市委人才办共同组成,实现由点到面多元联结。新政实施以来,哈尔滨市各级企事业单位同省内外高校新签约实习实训、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612个,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学会签订创新实践大赛5年协议,共建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在政策支持下,2024年,哈尔滨市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共同承办人工智能和乡村振兴领域主题赛事,以国内顶级创新赛事为“媒”,搭建海内外青年人才交流引进平台,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筑向北开放人才“新高地”。

  人才集聚:从“孔雀东南飞”到“群凤栖冰城”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活水”,哈尔滨以“引育并举”组合拳,让这汪“活水”持续涌动。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张灏云到建龙阿城钢铁有限公司工作快两年了,谈及为什么选择毕业来哈尔滨,他直言:“哈尔滨的人才政策力度更大。”身为安徽人,张灏云此前并不了解东北,毕业前在学校的一次招聘会上,哈尔滨《人才新政30条》中每个月1500元的生活补助深深吸引了他,“引才诚意超出了我的预期,把这部分钱攒下来,让我的生活规划有了更多可能,也为留在哈尔滨发展多一份保障。”张灏云告诉记者。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任鹏远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任鹏远,受益于哈尔滨《人才新政30条》多重政策,“每个月有生活补助,获荣誉称号有一次性奖励,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方面还有优待,除此以外,我带领的技师工作室还有资金支持。”任鹏远坦言,这样的好政策对引进、稳定以及激发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上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技能人才有了更多的满足感与荣誉感。“近几年有很多外地学员加入了工作室,去年我带的徒弟就来自江西和贵州,我问他们为什么选择到哈尔滨发展,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人才新政。借助人才新政的东风,我和我的工作室将全面着眼于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为企业攻克更多的技术难题,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为龙江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任鹏远说。

  “新政实施后,我们深切感受到政策带来的诸多利好,例如对本科和硕士连续3年给予补贴,这大大减轻了企业引进高校人才的成本压力,解决了因薪酬差距而引不来高层次人才的问题。”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徐丽说,人才新政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吸引力,九洲集团签约的2025届大学毕业生同比增长30%,企业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充足的人才保障使得企业生产流程更加高效顺畅,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得到双提升。

  从高校毕业生到领军人才,从科研尖兵到技能大师,各领域人才在冰城找到了成长的沃土。

  青年人才“留量”跃升。人才新政的出台实施、“丁香人才周”等校园引才活动的持续开展,大力促进了高校毕业生来哈留哈就业,2022届、2023届、2024届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哈分别达到3.64万人、4.34万人、4.77万人,实现年均增长15%,就业人数屡创新高。在哈高校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留哈就业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

  领军人才“增量”突破。依据人才新政开展的选拔一批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建一批优秀人才工作室、建设一批重点领域领军人才梯队、奖励一批成果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评选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人才“六个一批”活动,累计新建领军人才梯队33支,评选名师工作室、名医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联盟等121个,选拔第十二批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评选哈尔滨市首席技师20人、哈尔滨大工匠20人,有效激发了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活力。

  服务升级:从“租得到”到“住得好”

  人才的归属感,藏在服务的细节里。哈尔滨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政务、人文、教育、医疗等高品质资源集中优势,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康养医疗、交通出行等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走进位于南岗区东方瑞景的“丁香人才公寓”,共享会议室、自习室、24小时生活超市及健身瑜伽房等配套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成长共同体。”去年7月入住的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工程师刘中华如此评价。入住人才公寓以来,刘中华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对青年人才的悉心关怀,“公寓环境温馨整洁,管家细心负责,日常生活中给予了很多帮助。有人才公寓这样让人安心的后盾,对于处于职业关键成长期的我们,建功立业便有了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截至目前,哈市累计筹集人才住房2.3万套,在九区均有分布,4484套高品质公寓投入使用,1.36亿元购房补贴惠及4064人,从“租得到”到“住得好”,政策让年轻人在“尔滨”有了温馨港湾。

  全周期服务贴心护航。在哈尔滨市民大厦的人才服务专区,“一站式”窗口可办理户口迁移、住房安居、人事代理等100项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4个批次省高层次人才申报受理,接待服务各类人才531人次。2023年以来,全市建立了172人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开设人才服务窗口49个,在街道社区试点设立“丁香人才驿站”5个。全市共办理人才服务事项3.1万件,服务人才4.1万人次,人才服务质效得到全面提升。更令人期待的是,集政策咨询、成果展示、综合服务、活动举办于一体的“龙江(哈尔滨)人才服务港”正在推进建设中,未来将成为链接人才与城市资源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