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紧锣密鼓的建设一线,开足马力的生产车间……2024年哈尔滨市高质量发展答卷上,大项目建设取得的突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年来,哈尔滨市始终把项目招引和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和生命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成绩,见证闪光的足迹。2024年,哈尔滨市推进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20个,建成投产65个,转企入规11户,新增产值20亿元,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0%和49.5%,其中前者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项目建设“竞速跑”
2024年“尔滨”与波司登联名羽绒服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社会关注。如今,在哈尔滨的街头巷尾,身穿“尔滨&波司登”联名羽绒服已成为潮流。
波司登生产现场
2024年6月16日,波司登(哈尔滨)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哈尔滨,拟投资10亿元打造冰雪经济新高地。8月20日,波司登(哈尔滨)产业基地项目推进及新品展示活动顺利举行,标志着波司登品牌服装在哈尔滨正式投产。11月9日,备受瞩目的“尔滨&波司登”城市联名系列羽绒服在波司登全国门店全面上市,标志着波司登与哈尔滨市联手打造的波司登首个城市联名品牌——“尔滨&波司登”正式步入市场。
据悉,与波司登成功洽谈、签约,哈尔滨仅用了100天,项目建设更是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投产。这彰显了哈尔滨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打造招大引强“强磁场”的决心。
据波司登哈尔滨工厂厂长陆丽红介绍,目前工厂生产效能已由最初的40%释放到70%以上,日产羽绒服800件。
2024年8月30日,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建成投产。这是目前建成投用的全球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
新建成的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坐落于哈尔滨数据中心园区内,从项目开工到建设完成,只用了200天,千余人协同作战,克服技术新、工期紧、任务重、挑战多等多重困难,提前4个月建成,充分展现了“哈尔滨速度”。
一个个大项目,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奋进足音。过去一年,哈尔滨激情满满抓招引、热气腾腾干项目,在携手并进中筑牢增长引擎。
靠前服务促达效
2024年4月,哈尔滨联合飞机大型无人机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如今该基地已经竣工,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将大幅提升哈尔滨联合飞机的生产能力,为其开拓市场提供重要保障。
谋在长远,干在实处,这是哈尔滨市大项目建设的关键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带着这股“拼”劲,哈尔滨市紧抓快干、真抓实干,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得以成功落地、开花结果。
在哈尔滨联合飞机大型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中,哈尔滨各职能部门纷纷主动服务、靠前服务。
项目建设现场
据了解,为了让低空经济飞得更远,去年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便开始走企业、问需求,先后组织召开3次座谈会,倾听在哈从事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声音。先后到上海、合肥等发达地区实地调研低空经济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及企业需求,几易其稿形成《哈尔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2024-2027)》。
目前,在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和平房区政府的引荐下,联合飞机正逐步与平房区的发动机企业、新材料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低空经济生态。
为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去年4月初,哈尔滨市发改委组织18个区县(市)与省同步举办全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现场会,包保市级领导分赴各区县(市)参加分会场现场会,在全市凝聚了大抓项目、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去年5月30日以来在全市积极开展省级重点项目夏季百日攻坚战,逐项目确定每月计划完成投资,对照任务台账,按周对标部署推进,按月排名晾晒,印发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提示函30余份,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抢抓“黄金施工期”。
“数转智改”增效能
去年6月,哈尔滨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与哈电集团联合组织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预计到2026年,带动试点行业累计实施技改项目650个,哈尔滨市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2024年,哈尔滨市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
新设备调试中
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也是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路径。
记者在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益海嘉里)大米工厂抛光段看到,6台不足一人高的崭新大米抛光设备整齐陈列格外引人注意。“这6台大米抛光机是去年刚刚引进的。”大米加工厂车间主任韩志国说,以前的抛光机很笨重,属于半自动设备,占了两层楼,所以工人操作需要楼上楼下跑,产量大的时候紧忙活。新设备不仅小巧,而且更加智能。输入指令后,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生产,6台设备每天可以高质量加工抛光400余吨大米。
为加快数字化转型,益海嘉里每年都会实施不少技改项目,包括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建设、车间节能改造、罐区升级改造等,涉及大米、豆油、面粉等多个车间的生产线。
2024年也是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轻)的“项目建设高峰年”,围绕焕新产业攻关,东轻策立焕新产业攻关子项目32项,当年完成结项21项。2024年末,东轻48m辊底式淬火炉项目投入试生产,标志着东轻具备了生产更大规格厚板产品的装备能力,淬火产能同比提升1倍。
近年来,东轻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持续发力,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着力点、增长点,加快打造新的战略增长极,新增改造大规格熔保炉1台、其他规格熔保炉3台,使高端合金铸造产能增加2.5万吨,彻底淘汰了3台落后的钢丝绳式铸造生产线。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