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馨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的学习似慢火炖汤,需耐心烹煮,渐渐入味,这是由这一学科性质决定的。语文学习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它不是简单的线性积累,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往复、叠加递增。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你可能会多次遇到相似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但每次遇到时好像更难了,思考的深度增加了。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特点,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会不断复习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补全知识体系,升级感悟理解。
相较于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将配料升级,对火候的把控和汤汁的调味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更加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因此,语文学习一定不要局限于书本教材,也不要纠结于哪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无用”的知识,应做到广泛地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那么,如何让这碗“汤”浓郁鲜美呢?读、写、记,这三味作料要记好。
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关于读什么,初中生可以开始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这个阶段我们更推荐整本书阅读、原版阅读。在校内推荐书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书店、阅读应用等自主选择书籍,培养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兴趣变化,定期更新书单。
选择书目时,也要有所取舍:
一要关注阅读内容的适宜性。初中生尚处于价值观和文学素养的养成阶段,过早接触过于深奥或饱受争议的作品,或许会对其造成精神困扰。另外,缺少文学价值的娱乐性读物,可以少读或不读。二要关注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和知识性。文学类、历史类、科学类、艺术类、科普类等可广泛涉猎,丰富阅读风格,拓展知识体系,并在不断尝试中找到兴趣点。
关于怎么读,这里有几个建议:一是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段将其固定为“阅读时间”,并留有一定弹性。定时、定量、定计划,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这个时间段,也可以是父母与孩子的亲子时间,安静享受各自的阅读时光。二是精读泛读相结合。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如果是为了深入理解或学习,可选择精读;如果是为了娱乐和趣味性,可选择泛读。有时,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也需要泛读精读交替进行,这样既能提升阅读效率,也能劳逸结合,保持兴趣。三是精读篇目需有“法”。“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对于课内必读书目或经典作品,我们不仅要读,更要将读、写、思相结合。揣摩书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可以锻炼阅读与欣赏能力;对书中情节、主题等内容进行评论、质疑,可以使思维更加敏锐。那些一闪而过的思绪,都是我们在沉浸阅读时的珍贵感悟,需及时记录,旁批在侧,成为阅读批注。
有些家长常有此困惑:为何孩子读书不少,但阅读理解和作文依旧没有进步?“学而不思则罔”,也许,这是“只读不思”的结果。有的同学在阅读中只注重故事内容的趣味性,缺乏认真细致的精读,更没有读后的落笔梳理,书中的人物、经典话语很难深入心中,因此成效平平。对此,先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当校内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课文时,在思维层面要跟住老师,参与讨论过程,记录课堂笔记,掌握阅读方法,并学以致用。
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清晰、规范的书写不仅使信息传递更准确,也反映了书写者的思考过程和逻辑结构。书写中的细致观察和反复练习,亦能增强记忆力,使个体的耐心、专注力和自律性得到锻炼。这些品质对于学习、工作乃至日常生活都至关重要。
初中生可以准备一本字帖和田字格,字帖用于“临摹”,用薄纸蒙在字帖上照着原作的间架结构进行练习;练习一段时间熟悉字形结构后,可改用田字格“临帖”,先读字帖,仔细观察,然后将字帖置于眼前,一笔一画,先看,再思,后落笔,直至能够脱离字帖,笔触自如,一气呵成。
练字所得的收获,也许并不能直接反应在成绩上,但请一定不要忽视它的重要性和影响的长远性。一张整洁的卷面,一本清晰的笔记,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犹如春风拂面,带来一份清爽。
对于美文佳作、古诗古文,不仅要精读,还可以通过摘抄优秀段落和语句,再次品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大量阅读与摘抄,可以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并为提升语文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曾有语文老师指出,“没有多出课堂作文十倍甚至数十倍的生活化写作,是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的。”因此,我们可以准备一个随笔本,用来记录生活的所见所感。不同于考场作文的规范要求,在随笔本里,你可以记录生活琐事、沿途风景、成长感悟,它可以是一篇读后感、一份观影记录,也可以是小说创作,抑或是一个片段描写、一首现代诗。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日记本,不要流水账式的记录,需要详细描写那个令你心动的时刻,尽可能详细地写出当时的画面和心理感受。
记——“记忆乃智慧之母”
背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搜索引擎的大量使用,使得部分学生家长质疑背诵的必要性。然而,只有用心记忆,知识才能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才能出口成章,行文流畅,感悟深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语文学习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言,有时“苦功夫”“笨功夫”会帮你搭建最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慢火炖汤。精心搭配,不急不躁,方能呈现独特的风味;静静等待,慢慢沉淀,方能熬煮出浓郁的智慧。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言,它包罗万象,内涵丰富,需要我们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若你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熬煮,它也必将回馈你一个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的人生。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0日 07版)
责任编辑:李禹君
审核:张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