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讯 丁奎,一位退休老干部,虽已年逾古稀,却始终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扶贫济困,助人为乐。
退休后,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为“下一代”服务的事业中。从那一刻起,让贫困家庭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学有所成”便成为他心中沉甸甸的责任和矢志不渝的追求,累计为103名乡村孩子解决了求学路上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他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为贫困家庭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灯,照亮了他们的求学征途。
圆梦之旅源自童年的遗憾
73岁的丁奎,幼时家境贫寒,小学没毕业便无奈辍学。
17岁时投身军旅,19岁光荣入党。丁奎曾决心在部队考军校,以报国之志书写青春华章,最终却服从组织安排,退伍回乡到军马场,继续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
退伍后的丁奎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坚持自学,先后考取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圆了自己的求学之梦。
小时候读书太少,一直是丁奎心中的隐痛。他直言:“见不得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孩子,那无助的眼神让我感到揪心。”
于是,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读书,为他们圆梦,成了丁奎的执着追求。
2009年,丁奎从嫩江市宝山镇党委副书记岗位退下来后,被返聘到科洛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副主任。自此,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
73岁的丁奎精神矍铄,他坚定地说:“我的余热足够为家乡的孩子们圆上学梦!”
“在助学过程中,听到有人叫我‘丁老师’,我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您的工作内容都包括哪些呢?记者问丁奎。
“我的工作内容可多了去了!”当过乡镇干部的丁奎幽默地说:“我主管科洛镇范围内所有需要‘关心’的孩子和上学困难的孩子;联系民政局、医保局、社保局、街道办、志愿者协会以及各个爱心社团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
丁奎确实很忙,他整日穿梭于学校、家庭、相关职能部门、民生服务部门和公益社团之间,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求助、奔走、呼吁。
他毫不避讳地说:“我就是脸大不害臊,为孩子们的事我敢推门、敢张嘴、敢求人!”
他说,为困难家庭孩子争取资助不丢人,他是社保、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的常客。“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机构,看到我这么大岁数还为了孩子们的事儿奔波,都很感动,都愿意帮我。”
入户家访传递温暖与希望
10月21日,嫩江市气温已降至零下,而司海洋家的小屋却格外温暖,与几年前大不相同。
进屋时,司海洋正盘腿坐在炕上,腿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如今已上大四的司海洋,品学兼优,上大学后担任班长,还兼任学生会副主席。
“孩子很争气,还没毕业就和两个同学合伙开办了一家传媒公司,挣不挣钱先不说,最起码有正事儿!”说起这名自己资助的孩子,丁奎满脸自豪。
司海洋感慨地说:“从我上初中一年级一直到现在,我们这个家多亏了丁老师。看到丁老师这么大年纪还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奔走,我心里很过意不去。我一定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贡献社会!”
丁奎回忆道,当年他是通过学校认识了司海洋,又通过孩子了解了这个家庭。经家访得知,司海洋生活在单亲家庭,爸爸司艳国从外省迁入嫩江市科洛镇科洛村,没地、没媳妇、没收入,还患有重疾,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当时他家的房子都要塌了,那房子是花800元钱买的,可想而知条件有多差。”
了解情况后,丁奎主动对接当地政府、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为司家争取到翻盖新房的机会,并落实了低保待遇。在丁奎的努力下,司家住进温暖的小屋。
像司海洋这样得到丁奎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
王佳俊也是丁奎资助的对象,他家与司家同在一个村,相距不远。此次家访中得知,姐姐王佳玲今年大学毕业,决定先上班供弟弟上学,等弟弟毕业后再继续考研。听到这些,丁奎感到很欣慰。
王佳俊的父母王金山和苏桂杰是朴实厚道的农民。多年前,王金山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妻子苏桂杰一人身上,日子过得入不敷出。得知王家的遭遇后,丁奎心急如焚:“我说啥也得帮这俩孩子完成学业!”从8年前开始,丁奎联系各方力量资助这个家庭,帮助姐姐王佳玲完成学业后,又继续帮助弟弟王佳俊。弟弟王佳俊也不负众望,今年考上了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送走了姐姐又迎来了弟弟!”嫩江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信大林高兴地说,在丁奎的帮助下,王家一家人共同努力,家境逐步好转,对未来充满希望。
“老丁就是我们关心下一代战线上的一块宝啊!我们关工委的工作在全省脱颖而出,老丁功不可没!”
15年来,通过丁奎的帮助,辛惠玲、周洋、刘春玲、姜顺红、宋欣雨等一大批困难家庭的孩子圆了上学梦。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被招聘到大公司,有的当上了老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改变着家庭,奉献着社会,传承着爱与奉献的精神力量。
携手共进带动更多人传递爱心
科洛镇山河小学是丁奎重点关注的对象和联系点。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开办节约超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加少先队活动,丁奎在这里找到了“发挥余热”的舞台。
“我和丁叔认识10年了,是关心下一代的共同事业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校长李群介绍,山河小学与以丁奎为代表的科洛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形成了结对共建关系。
10多年来,山河小学的爱国教育从未间断。“每周二下午是红色故事会,看丁叔撰写的红色书籍,听他讲红色故事;每周五下午是非遗项目麦秸画创作活动,其中重要内容是红色元素的麦秸画设计与制作。”
在丁奎的引导下,山河小学麦秸画创作融入了“天安门”“长城”等元素的爱国主题,生动再现了龙江儿女“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壮志情怀。
山河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李家强说,丁老把科洛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编写成7万多字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作为教材讲给青少年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教育。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丁奎还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和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受助学生50多人。
15年来,丁奎总结出了一套救助特困生的经验和做法,即兜底、对接、求助。兜底:每年春季深入校园和村屯摸底,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多方听取意见,登记造册,根据轻重缓急实施救助;对接:结合特困生分类情况与政府有关政策对接,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求助:通过多种渠道,登门拜访,以情动人,调动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实施救助的积极性。
“15年募集助学资金22.3万元,老丁可真是不容易啊!”老伴郭玉梅笑着说:“为了孩子,老丁这么大岁数还四处求人、到处化缘,所以我必须支持他!”在丁奎的带动下,老伴郭玉梅也加入到助学的行列中。
“每次下乡家访,我们老两口都尽可能地调动女儿女婿或者晚辈跟随,名义上是需要出车出力,需要照顾。其实,我俩就是要他们‘入伙’。”郭玉梅说,儿女们自然领会他们的意图,都努力配合,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在丁奎和郭玉梅老两口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扶贫济困、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事业中来。
15年来的无私奉献,为丁奎赢来了肯定与尊重,鲜花和掌声。他连续多年被评为黑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和2023年,丁奎和老伴郭玉梅分别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荣誉勋章。
记者手记
73岁的丁奎身材高大、精力充沛、十分健谈,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15载春秋,寒来暑往,岁月悄然流逝,却未能消磨丁奎的热情。在助学这条路上,他乐此不疲。
15年间,他奔波于乡间小道,深入贫困家庭,了解孩子们的困苦,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为孩子们筹集学费、送去衣物,给予他们温暖的心理辅导,丁奎事必躬亲,无微不至。
当老师是丁老年轻时的愿望,虽然参军后又读了师范学校,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丁老终于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
丁老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家境困难,只读了5年书就辍学了,14岁便到生产队参加劳动。
“我没有读过初中和高中,我的中专和大学是靠自学考取的。退休后,每当遇到贫困学生就想起当年的自己,我与老伴郭玉梅见不得困难孩子以及他们无助的眼神……”
丁奎感慨道:“个人命运不济,没上好学、没读够书,留下一些遗憾。但是,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节俭一点,把省下来的钱扶持贫困生,让他们读好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这就弥补了我的童年遗憾!”
“完成了孩子们的梦想,就是实现了我的梦想!”丁老深情地说。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专栏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