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逊克县车陆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打造乡风文明试点乡镇为目标,不断提振群众精气神,孕育农村新风尚,弘扬乡村新风正气,在思想建设上做出亮点、建章立制上下真功夫、志愿服务上创新举措、四治融合上激发活力,做好乡风文明“新”文章,绘就乡村振兴“新”底色。
党建引领唱响文明乡风“新旋律”
党建引领开新局,乘风破浪正当时。高质量党建是做好乡风文明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领和重要保障。组织领导健全乡风文明“新机制”。成立了由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乡风文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人员分工,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工作。健全组织网络。形成乡、村、组、户四级联动创建责任体系,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阵地建设打造乡风文明“新品牌”。建立乡村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坚持乡村同频同步原则,全乡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有效发挥卫东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红色党史的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实践。截至目前,实现乡村文明实践阵地已实现全覆盖。文化阵地彰显乡风文明“新风貌”。持续打造卫东村、东双河村作为省市各级党建、乡风文明、现场会观摩点。先后举办车陆乡元旦晚会、“村BA”篮球联谊赛、“农民趣味运动会”“欢声笑语迎新年 同心筑梦启新程”等特色文化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建章立制吹响移风易俗“新征程”
坚持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倡导传统美德,破除陈规陋俗,培育文明乡风。建章立制规范乡风文明“新行为”。党员带头,结合乡风民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提炼符合时代精神的家规家训,在门庭等显要位置展示出来,用良好的家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从娃娃抓起、从源头做起”。典型示范提升乡风文明“新高度”。组织全乡10个行政村加强“一约四会”建设,组织全乡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践行者、监督者;培育卫东村、东双河村、宏疆村3个重点示范村,实现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全域实施。积分换取激发乡风文明“新模式”大力推行“文明车陆”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重点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七大类64方面工作建立积分体系,建立积分超市10个,吸引4000余人参与积分兑换,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弹响文明新风“新篇章”
乡村是否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车陆乡将志愿服务与移风易俗有机结合,让移风易俗观念入耳入脑入心,把文明新风吹进了大街小巷。宣传宣讲倡树乡风文明“新气象”。充分利用遇见车陆乡公众号、车陆之声视频号、农村大喇叭、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对移风易俗进行广泛宣传,向广大居民宣传《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更接地气、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构建乡风文明“新格局”“精准对接”开展常态化志愿活动,开展走访慰问、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深入敬老院、学校开展帮孤助残献爱心活动20余次;安全宣传、禁毒铲毒、学法懂法等宣讲活动50余次。环境整治优化乡风文明“新生活”。乡村两级累计巡查1201次。全乡共出动人工1325人次,车辆476台次,清理河道、沟渠62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垃圾28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860吨。全乡绿化植树4775棵,栽种道路观赏花25公里,东双河村获评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村。
四治融合奏响道德风尚“新时代”
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开创文明乡风“新格局”。共治共享夯实乡风文明“新基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两会两票”等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村民自治参与度,做到“三务公开”透明化;搭建“问贤五老”平台,推行“小马扎”“议事亭”等特色协商机制,推动矛盾调解,弘扬文明和谐社会正能量。良法善治推进乡风文明“新理解”以“内外兼修”为目标,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用法,广泛宣传基层治理法律法规,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调解率、群众满意率达100%。崇德向善换上乡风文明“新马甲”为激励优良传统美德传承,提升乡风文明,车陆乡设立红黑榜,开展年度评比,内容包括最美庭院,好人好事,家风建设等方面。结合“三·八”妇女节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并给予一定奖励,激励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赋智于治,共话乡风文明“新蓝图”依托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及“智慧乡村”平台,实现“信息指尖表达、问题一件送达、结果线上传达”,线上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28个,乡网办率达100%,车陆乡获批全市首批数字乡村示范乡镇。
责任编辑:杨卉松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