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热播、《长安的荔枝》定档、《主角》开机、《平原上的火焰》将映……三月伊始,影视圈不断有新作消息传来。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改编自文学作品。
为此,“文学花边”特整理了一份“影视原著书单”,以飨读者。
《北上》
3月3日,电视剧《北上》开播,它改编自徐则臣获得第10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
小说故事的发生源于一对意大利兄弟。1901年,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自名“小波罗”)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以考察运河的名义来到了中国。他沿运河北上,一路集结了翻译谢平遥、厨子/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尤其是小徒弟周义彦)、护卫孙过程等人。
当他们抵达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时,“小波罗”因意外离世,终究没能找到弟弟。不想弟弟马福德从战争中逃出,为了爱情在中国扎根。
而他们的后代,在新世纪分别成为了纪录片制作人(谢家)、船民(邵家)、文物收藏家(周家)、摄影师(孙家)、考古学家(马家),并因为运河又发生了命运的交集。当年“小波罗”临终前分发的礼物,成为了后人的寻根之源。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
《长安的荔枝》
3月3日,由大鹏编剧、执导并主演的喜剧电影《长安的荔枝》官宣定档7月25日暑期档。它改编自马伯庸同名长篇小说《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主要讲述了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九品小吏李善德被同僚算计,接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贵妃生日之前,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在岭南,他遭遇各方阻挠,也结识了不少朋友,通过不断试验,终于找到了保鲜方法和转运路线,将荔枝送到长安。
《主角》
还是3月3日,电视剧《主角》宣布在西安开机。它改编自陈彦获得第10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
小说以秦腔名伶忆秦娥为主人公。忆秦娥原名易招弟,出身于贫困的山村家庭,幼时以放羊为生。因舅舅胡三元在县剧团担任敲鼓手,她得以进入剧团,开始了戏曲生涯。然而,因舅舅意外入狱,她被贬为烧火丫头。凭借对秦腔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她逐渐从配角成长为主角,最终成为备受瞩目的秦腔名伶。
《平原上的摩西》
将于3月8日上映的电影《平原上的火焰》改编自双雪涛的作品《平原上的摩西》。
小说讲述了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艳粉街的少年长大后成为刑警,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不想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刑警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意识到自己很可能也是案件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跨越时空、交织命运的故事。2023年曾有过剧版改编。此次电影版改编也备受瞩目。
《少年与犬》
将于3月20日在日本上映的电影《少年与犬》改编自日本作家驰星周获得第163届直木奖的同名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只在2011年地震中失去主人的名为“多闻”的狗,从岩手县釜石流浪而来,沿着南方展开纵贯日本的旅程,它和有着不同背景的人们发生了各种故事。
日本暗黑小说大师驰星周擅长描绘社会底层的灰暗暴力,在出道作《不夜城》后,七度入围直木奖,直到转型之作《少年与犬》的诞生。在这个故事中,驰星周写出了社会上不同身份者无从回避、无可奈何的生活现实,而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的多闻,却具有一股神奇力量,仅是透过纯粹眼神,便得以接住破碎的人心。
《六姊妹》
值得补充一下的是,二月底完结的电视剧《六姊妹》其实也有文学母本,它改编自伊北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何家六姊妹在时代变迁中的人生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家从扬州江都迁至安徽淮南,父亲何常胜一心盼儿却连得六女。改革开放后,六个姊妹面临新机遇和挑战,有人下海经商,有人学习新技能。一家人在岁月变迁中共同成长,亲情始终如影随形。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