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余热尚未消散,哈尔滨再度迎来高光时刻。作为亚冬会闭幕后又一国际性体育赛事,3月1日至5日,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雪地足球赛于哈尔滨冰球馆举行。来自中国、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的8支雪地足球队,在这片银白赛场展开激烈角逐。哈尔滨续写冰雪体育传奇,再度成为瞩目焦点。
赛事升级 续写雪地足球传奇
连日来,哈尔滨冰球馆原本用于冰球赛事的冰面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摇身一变成为雪地足球的战场。场地四周的看台座无虚席,观众们脸上洋溢着对比赛的热切期待。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参赛队伍的介绍以及赛事的相关信息,营造出浓厚的比赛氛围。
比赛现场
在3日的比赛中,中国顺佳足球队与哈萨克斯坦拉维耶夫足球队展开激烈对抗。开场哨声响起,双方球员迅速进入状态。拉维耶夫足球队迅速发起攻势,打了中国顺佳足球队一个措手不及,3分钟内连进3球。中国顺佳足球队虽有调整,邢帅、张栋梁、陈淋先后破门,但因上半场落后多,最终3比4不敌对手。
“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重要的国际冰雪体育赛事,此次雪地足球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上合组织国家间文化交流与友谊的桥梁。相较于首届比赛,本届比赛在规模、赛制及赛事体验等方面均实现了全面升级。”上合组织雪地足球赛相关负责人李鑫告诉记者,从参赛队伍来看,新增印度、伊朗和蒙古国球队,为赛事注入了全新活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足球风格在此交汇碰撞,令观众大饱眼福。比赛采用小组赛单循环与交叉淘汰赛的赛制,5个比赛日共进行16场比赛,每场都悬念迭起、惊喜不断,让球迷们过足了瘾。
比赛现场
李鑫表示,赛事旨在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冰雪运动成为联结各国人民情感的纽带,希望借助哈尔滨独特的冰雪资源优势,将赛事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盛会。
国内外球迷热情点燃赛场激情
本届比赛吸引了大批球迷的关注。3月1日的揭幕战,吸引5100余名观众现场助威,既有来自俄罗斯的外国球迷,也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国内游客。媒体的聚焦和球迷的热情见证了赛事的火热。
记者在现场看到,看台上球迷们挥舞着国旗,组成了一片五彩斑斓的海洋。他们有的敲锣打鼓,有节奏的鼓点声震耳欲聋;有的齐声高歌,每当有精彩进球或扑救,现场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观众观赛
广东游客孙海滨紧紧握着手中的小喇叭,喊得满脸通红,身旁的儿子也跟着手舞足蹈。孙海滨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雪地足球比赛,太精彩了!在雪地上踢球需要更强的体能和技巧,这些运动员们太了不起了。我为每一名参赛选手感到骄傲,这场比赛让我们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和团结的力量。”
大屏、灯光、音响、控台……这些专门为赛场所搭建及使用的设备,声光电效果一出,仿佛让人有种来到了演唱会现场的感觉。啦啦队和气氛组在球迷中间热舞表演,把赛场氛围拉满。灯光秀、激光秀,动感炫目的表演令人兴奋。
观众观赛
除了现场观赛,赛事还通过各大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线观看。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赛事的话题热度持续上升,网友们纷纷为球员们的精彩表现点赞,也对赛事的组织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既是体育健儿们的舞台,更是球迷们的狂欢盛宴,将体育的热情与魅力传递给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
打造赛事矩阵 构筑国际体育新高地
上合组织雪地足球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哈尔滨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和美誉度,也为中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这场赛事,哈尔滨向世界展示了其作为“双亚冬之城”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实力,也为创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带球突破
“未来,我们计划不断创新赛事形式,引入更多科技元素,提升赛事的观赏性和专业性。同时,加大对青少年冰雪足球人才的培养力度,为赛事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哈尔滨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尔滨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体育交流与合作,持续提升赛事品质和影响力,努力将雪地足球赛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
上合组织雪地足球赛是哈尔滨亚冬会闭幕后又一个国际性赛事。第九届亚冬会执委会副秘书长柏志国表示,亚冬会闭幕后,哈尔滨市将以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亚冬会竞赛场馆设施升级改造成果,重点谋划承接国际雪联世界杯、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国际顶级冰雪赛事,同步布局全国冬季运动会等国内重大赛事,着力构建“国际赛事+国内精品”的冰雪赛事矩阵。
观众观赛
记者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在冰雪运动推广方面,将持续深化“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家战略实施成效,通过举办“市长杯”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亚洲速度滑冰马拉松锦标赛等标志性赛事,构建覆盖专业赛事、大众参与和青少年培养的立体化赛事体系。同时,注重将冰雪赛事与城市文化IP深度融合,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重要节庆期间,统筹举办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轮滑马拉松世界杯等品牌赛事,形成“四季有赛事、全年可参与”的冰雪体育生态。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