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明确提出2022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100万亩,到年底将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作为一座粮食种植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市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主要农业工作。据嫩江市市长崔凯介绍,作为全省唯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2010年以来,嫩江市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2.7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31.96万亩,提升地力57.23万亩;在十余年的规划建设中,嫩江市摸索出了一条切合丘陵漫岗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黑土地保护新路子,总结出“藏粮于技、用养结合、综合施策、地力提升、合力推进、建后管护”的经验做法。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黑龙江网记者来到了嫩江市,对这里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了探访。
良法良技并用综合施策
作为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村推进村,早在今年3月份开始,嫩江市就克服天气寒冷、土壤冻结等不利因素,抢先抓早开始施工。在吉祥村农田旁,伴着隆隆机声,一台台挖掘机忙着开挖渠道,翻斗车紧随其后清运田间积土。
据嫩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专家刘月辉介绍,吉祥村正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治理了沙化坡耕地2295亩、侵蚀沟11条,修建了田间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了生态防护林带和水土流失保护地埂植物带,安装了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5月末达到播种状态。通过吉祥村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该地块亩均土地流转价格较往年增长1000—2000元,大豆预期产量由亩产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
“以前排灌设施不健全,雨季时地里积水严重,干旱时灌溉又跟不上,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刘月辉说,“通过降坡回填、混肥客土,将坡田改为平整宜耕地,在耕作方式上将顺坡改为横坡。同时在坡耕地上等距离修筑地埂、栽种生态防风林木、护埂植物带,解决漫垄面蚀和断垄出沟。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田地平平整整,旱能浇、涝能排,通过吉祥村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该地块亩均土地流转价格较往年增长1000至2000元,大豆预期产量由亩产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
建后管护全面强化保障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钱不够用是个难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标准”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嫩江市委市政府横下一条心,广开门路聚财纳财,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2010年以来,共筹措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2.74亿元。除政府财政预算投入外,嫩江市筹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涉农企业等社会资金1.13亿元,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田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目标,按照“自愿申报、自主建设、先建后补”原则,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每亩最高可获得1000元补助,有力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嫩江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嫩江种地大户王万春告诉记者,通过“治坡、治水、治沙”进行防治,同时将小地块变成大地块、合理规划建设机耕路、栽种防风林等措施,以及政府进行的资金支持、技术投入、现代化农机具等多方面的支撑,让土地增收、让农户增收。“通过3年多的高质量农田建设推进工作,让我们农户尝到了甜头,每亩地至少增加200元以上的收入。”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只在建,关键在管,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持续发挥作用。按照《嫩江市高标准农田建成管护办法》,嫩江市委市政府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市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和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维护”的管护运营机制,充分调动村集体、受益农户、合作社、种地大户等主体的积极性,建立管护台账,形成了乡村户社齐抓共管的管护格局。同时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统一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管理,加大管护力度。
嫩江市委书记刘铭表示,未来嫩江市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子,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千方百计保地稳粮,全力以赴促产增收,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为维护中国粮食安全和加快“六个龙江”“五个黑河”建设贡献嫩江力量!
贾博
图片由嫩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王林曦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