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原创

刘明军:打好富硒牌 奔向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2-09-29 21:02 来源:黑龙江网

  家家砖瓦房,户户小轿车,全村1628人、508户村民近半是百万富翁,更有10来户是千万富翁!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双鸭山市宝清县宝清镇和平村。村民们说:“这得感谢刘明军,他脑筋活、思路新,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宝清县宝清镇和平村村主任刘明军

  刘明军是宝清县宝清镇和平村村委会主任,更是村民眼里的“潮人”。村民对他的评价是:跟得上形势,满脑子都是新点子!

  早在2003年,刘明军就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年利润逾40万元,成为全市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状元户”。2005年,刘明军毅然挑起了和平村村委会主任的重担,带领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凯歌。

  和黑土地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刘明军比谁都知道村民们的辛苦。和平村水田共有2700亩,是宝清镇水稻生产重点村,也是城中村,长久以来,这里的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但是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刘明军思索着。

  为了改变落后现状,凭着对理想的执着,刘明军组织稻农代表一同奔往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四分场,实地考察学习水稻育秧大棚技术,回村后抛弃了落后的水稻漫撒籽种植模式,建设了水稻育秧大棚。

刘明军在地里查看水稻长势

  万事开头难,没有大棚,他亲自带团队采购,没有场地,他也能想办法解决,但是最难疏解的是村民们的陈旧观念。和平村的土地零散,不好集中管理,村民又不想放弃自家的自留地,还想要高效益,这哪行?于是,刘明军挨家挨户动员,进行土地流转。历时两年,刘明军终于把2000多亩耕地流转到了一起,形成了种植规模。

  2013年,黑龙江省在三江平原发现罕见富硒带,宝清县正好位于富硒核心区。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而我国又有大量人口相对缺硒。研究表明,通过食物补充硒,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就在这富硒的土地上种植天然农产品!”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刘明军,敏锐地洞察到了富硒产业的发展前景。经验还告诉他,农民想致富,必须用好土地这个宝贝。他带头组建了和平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有了大规模的土地,刘明军带领村民试种富硒水稻,注册了“冷泥”富硒米商标,再通过参加农博会、特产会、年货大集、营销品尝大赛等活动,来提高“冷泥”大米的知名度,并开办了网上商城,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推广,终于打开了大米的销路,仅2015年就实现线上销售额700余万元。

  正是因为刘明军敏锐的市场嗅觉、富硒土地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合作社这个凝聚力量、汇聚资源的“法宝”,村民致富渐渐有了“硒”望。合作社在2019年更是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20年,合作社又新引进稻田养蟹,面积为105亩,实现了真正的有机绿色种植。

  如今,冷泥牌富硒大米已经卖到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以及台湾、澳门等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健康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强劲,冷泥大米有富硒这张王牌,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青睐,而且卖上了好价钱,最贵的一款冷泥大米每斤卖到了58元,真正成了大米中的“贵族”。

  和平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广大社员增加了收入,村民们靠着合作社的分红,有的供孩子上大学,有的修了老房子,有的建了新库房。如今的和平村,村民人人是社员,家家产富硒。眼见着大家伙腰包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有超前意识的刘明军又有了新想法。他说,咱们农民不仅要讲品牌,懂营销,更得了解数字农业,通过发展数字农业,把富硒大米产业越做越精、越做越强!

责任编辑:杨柳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