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联合知名风投机构500 Global共同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有36.1%的受访大学生想在毕业后去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创业,有50.6%的大学生想去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创业。
诚然,奔赴一线城市创业,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铺陈与注脚。但多年来,有这样一群“与众不同”的“龙江创客”——他们审时度势,来到相比起“北上广深”而言不那么抢眼的黑龙江,在这里投资兴业,走上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他们当中,有些本就是黑土地的孩子,有些是来自四海八方的人才,有些是创业多年已经有所成就的“成功人士”,有些是还处于创业初期的“新创客”,但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将黑龙江视为创业的热土、成长的舞台。
龙江爱才,近悦远来。这片黑土地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她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代“龙江创客”们的“此心安处”“诗和远方”?她是如何将人才“引进来”?凭什么值得人才“留下来”?又将怎样陪伴他们继续“走下去”?
正值黑龙江省出台《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之际,即日起,黑龙江网联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策划采写龙江科技创业人物系列专题报道《奔涌吧!龙江创客》。让我们共同回望他们的来时路,见证一片土地与“创客”们的“双向奔赴”,见证人才们在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浪潮中竞相奔涌。
100万亿个。
这是健康人体肠道内大约存在的微生物数量。
它们生活在长度数倍于身高、表面积足有一半网球场大的人类肠道里,重约1.5公斤。这3斤多的微生物除了“促消化”以外,还参与了人体的免疫调节,有利于抵御毒素和病菌的破坏与侵袭。
粪便,一些3天不见就令人焦虑的身外之物,却藏着能够治疗儿童自闭症、糖尿病、肥胖、晚期癌症等疾病的钥匙。
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内外疾病的治疗,这就是粪菌移植技术,也是李悦医生和她所创办的公司——哈尔滨百世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始终钻研探索的领域。
2020年6月,公司正式成立,同年获得哈尔滨市科技局雏鹰计划项目的资助,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之初,便组建了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悦教授团队)、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王宁教授团队)以及微生物研究员温继龙为首的20人技术研发团队,致力于对肠道微生物基因检测领域的研发。其公司自主研发的粪菌移植胶囊和冻干粉系列产品申请专利25项,获得14项,填补了黑龙江省内乃至国内菌群移植领域的空白。
而李悦与粪菌移植之间,也算得上是一段“命运般的邂逅”。
李悦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七科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就粪菌移植领域来说,她算是我国关注非常早的一批人。
2013年至2016年间,她曾作为访问学者两次赴美留学。某次,她分别对实验室中患有肿瘤的小白鼠和健康小白鼠的粪便进行培养,结果在培养基上得到了两份完全不同的图形,隔壁进行细菌研究的实验人员也由此认为两只老鼠的肠道菌群存在着很大差异。虽然当时未能完全摸清原理,但这个发现已经足够令她惊喜。
回国后的李悦始终没有放弃粪菌移植方面的课题研究,她先后发表过攀登基金和CSCO肿瘤研究基金等报告说明。从事肿瘤治疗二十多年,她深知粪菌移植联合免疫治疗对患者的利好,也愈发坚定了在东北推行这一技术手段的决心。
李悦觉得,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创客”,对她而言,开公司只是为了能让更多患者有机会体验粪菌移植的一种手段,而她自己也毫无当老板的想法,医者,才是她自始至终的身份。
但一家公司只有科研人员肯定远远不够,闫老师(化名)作为李悦曾经治愈的舌癌患者,如今的合伙人,主要负责打理公司运营上的诸多事宜,对于李悦,对于粪菌移植,她恐怕最有发言权。
2020年2月19日,闫老师确诊了鳞状细胞癌,舌癌。
她先后辗转于北京和上海的多家医院,得到的治疗方案都倾向于通过手术将下颌骨切除,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不过,这种手术术式会造成面部塌陷,术后还要采取放化疗治疗,因此她又考虑去美国寻找出路。
但来势汹汹的疫情,使这一想法最终落空。
就在走投无路时,朋友建议她咨询一些归国学者,也许能收获一些新的想法,就这样,她通过一位在哈医大工作的护士联系到了李悦。
“见到人时,连话都说不清了,家里还有一个才四五岁大的孩子。”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闫老师的情况,李悦这样说道。当时,常规的治疗手段无非是化疗联合免疫,或者化疗联合靶向,但统统不适合患者的病情,最终,李悦决定尝试此前国内无人用过的化疗+免疫+靶向治疗模式。
这个想法很疯狂,却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在与闫老师详细阐明治疗方案后,两个人都决定赌一把。幸好,她们赌赢了,整个方案就像量身定做一般,治疗效果出奇的好。术后第二次影像复查时,工作人员甚至打电话跟她反复确认做检查的是不是本人——因为从影像上已经完全看不出病灶了。
到今年5月,她的pet-ct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全部消失,组织恢复正常功能。最终,这次勇敢的尝试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更成为之后国内诸多病例的参考范本。
无独有偶,于女士自08年因肾癌切除右肾后,17年肿瘤转移至肺部并切除右肺上叶,19年再次复发转移至肺部其他地方和头部。在经过免疫治疗、靶向用药、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相继失败,以及几个疗程的放疗后,去年中旬,她的体重已锐减20多斤,并出现了神志不清,生活无法自理等症状。就在一家人已经不敢再抱有希望,甚至准备放弃时,是李悦坚持建议她们再尝试一次全基因组测序,最终锁定突变基因的位点,根据异病同治的思路,将一款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用于肾癌的治疗,成功控制住了病情。
而这种做法,当时在国内几乎无人尝试。
可以说,不论是化疗+免疫+靶向,还是全基因组测序,李悦这些大胆、前沿的治疗思路与她出国留学的经历和平时紧盯行业动态的习惯密不可分,也正是这份专业的积累,才赢得了患者无条件的信任。
在她的手机日历上,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备注了大大小小的医疗研讨和讲座计划,文件传输助手里全是各种PPT和文档。对她而言,随时了解业内前沿资讯,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更先进的治疗方式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过身边总会有朋友打趣道“肯定是你上学的时候没累着,现在才有精力接着学。”
说是命运的安排也好,可事实就是,在被调剂到牡丹江医学院之前,李悦从未想过学医。
1998年,大学毕业后的她留在了哈尔滨铁路局肿瘤医院。2004年10月,由于铁路局肿瘤医院改制,原单位被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李悦也歪打正着跨进了这个门槛。
当时,其他同事都属于“导师在医院,同门在身边”,一眼望去基本都是博士不说,互相之间还能多有照顾。相比之下,初来乍到的李悦不仅要孤军奋战,还显得有些“根不红,苗不正”。
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干的都是多别人几倍的工作量。同样是帮助上级医生管理患者,其他医生往往只需要管三五个,她却要管十三四个,还挣不到更多的薪资,换个人可能早就心里不平衡了,她却始终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一天的工作量顶别人很多天,学到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说是命运的安排也好,可事实就是,在被调剂到牡丹江医学院之前,李悦从未想过学医。
1998年,大学毕业后的她留在了哈尔滨铁路局肿瘤医院,2004年10月,由于铁路局肿瘤医院改制,原单位被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李悦也歪打正着跨进了这个门槛。
当时,其他同事都属于“导师在医院,同门在身边”,一眼望去基本都是博士不说,互相之间还能多有照顾。相比之下,初来乍到的李悦不仅要孤军奋战,还显得有些“根不红,苗不正”。
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干的都是多别人几倍的工作量。同样是帮助上级医生管理患者,其他医生往往只需要管三五个,她却要管十三四个,还挣不到更多的薪资,换个人可能早就心里不平衡了,她却始终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一天的工作量顶别人很多天,学到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这些,李悦并未过多在意,她利用一切时间、渠道拼命自学,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她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深造;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再次进入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肺部肿瘤内科。回国后,2017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2018年提升为科室副主任,而在不知不觉间,曾经那些非议和质疑的声音也早已消失不见。
在李悦看来,自己一直是个比较单纯的人。单纯地热爱医疗事业,单纯地喜欢变着法地研究患者的治疗方案,也正是源于这份单纯,在对待患者时,她从不“玩虚的”,许多受她治疗的患者多少年来都记挂着她,但对于她来说,只要患者能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慰藉。
“我曾经有一个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老太太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她老伴儿跟我说儿子要结婚了,老太太就想看到儿子结婚,几年过后又说想看儿子早点生孩子,到现在孙子都有两个了,依然活得好好的。”
“这比什么都强。”
前不久,李悦又喜提一个新身份——妈妈。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宝宝才17个月大,可她已经开始犯愁了。
李悦的丈夫是同在哈医大工作的外科大夫,一天可能要处理10多台手术,晚上八九点回家是常有的事儿,两个大忙人甚至连吵架都要提前约时间。采访时她开玩笑说,只怪年轻时自己太单纯,爱就爱了,从没想过要不要避开同行这件事。
不过玩笑归玩笑,李悦还是打心底感谢丈夫的。生活中的她会有些自己的小任性,比如之前一直不想要孩子,比如不想靠老公养非要出去“折腾”把自己搞得很累,比如较长时间的出国进修,对于这些,丈夫统统选择无条件支持,他们是彼此的爱人,更是同舟共济的伙伴。
原本,李悦早已习惯了医生这个职业的快节奏生活,快节奏之下,在面对死亡时她没有时间感伤,必须立刻投入到下一位患者的治疗当中;她放弃了业余爱好,手机24小时待命;她有时甚至会觉得丢了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但好在生活中总有那么几个瞬间,会让她重新燃起热情,坚定从医的决心。比如患者病情的好转,比如获得同行的认可,比如慕名而来的人的信任。
如今,李悦正学着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母亲。
她深知对于婴幼儿来说,0到3岁正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这阶段来自家长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上周末夫妻俩虽然已经被工作累得够呛,可还是坚持带孩子们去松花江附近玩了两天沙子,而她也正在犹豫是否要暂缓脚步,待孩子稍大一些再返回岗位。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陪伴时间真是不可调节的硬伤,但两个乐于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的家长除了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外,可能更利于帮助孩子打开眼界,树立大格局,这样的言传身教也许比一味地陪伴更有力。
她为孩子的名字中取了一个“然”字,意为顺其自然,毕竟宇宙天地间人是如此的渺小,许多事情顺其自然就好,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来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至于李悦自己,她更希望能够始终做到不论外人对孩子如何评价,自己都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坚信他们是最独一无二,最特别的存在。
对于未来,李悦还有很多想法。
一个是粪菌移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毕竟自她2016年归国起就一直心系于此,当时国内还鲜少有人触碰这一领域的研究,无奈的是,碍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直到现在,粪菌移植在东北地区依然尚未成型。反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近年来都在临床上屡获突破,为无数患者带来福祉。
在李悦的带领下,如今的百世普康正致力于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科研成果产业化,依托以孵化创新、专业服务组成的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尽快形成肠道微生物检测领域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力争成为新兴生物行业技术的领跑者。
另一个,则是希望自己有机会站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医生、龙江医生自己的声音,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如今一线医务工作者在科研和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束缚与困境,让医疗人才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
这个愿望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她愿意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的到来。(记者 王林曦)
责任编辑:杨柳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