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9月13日讯(记者 石启立 刘雨珊)今日上午,黑龙江省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闻发布会在哈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大庆市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大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兴平
大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兴平表示,大庆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原油24.3亿吨、天然气1412亿立方米,上缴税费2.9万亿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培育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庆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精神,特别是“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政治嘱托,深入推进“油头化尾”,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2370万吨。今年,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新增石油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吨,实现了“大庆底下再找一个大庆”的梦想。
当前,大庆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围绕打造世界著名资源转型创新城市、中国新兴高端制造城市、全省领先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力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大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部署要求,着力构建优质粮食、安全牧业、绿色果蔬、特色水产“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格局。2015年,大庆成为东北地区首批整市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城市。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02.4亿元,一产增加值244.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0.6%。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提升粮食产能。大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辖区内四个县和大同区均是全国产粮大县。围绕保安全、提产能,持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建成高标准农田56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8.6%。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全程托管服务面积发展到153万亩。推广实施“玉米4090”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面积达530万亩,占全省保护性耕作总面积的29%,黑土地保护走在了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实现90.7亿斤。今年,粮食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有望突破96亿斤。
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产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乳业方面,大庆是全国牛奶生产十强市,奶牛存栏22.5万头,年产鲜奶80万吨以上,日处理能力4000吨。伊利、蒙牛等企业扎根大庆发展,拥有亚洲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和东北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玉米产业方面,引进培育了伊品、博润等玉米深加工企业,12家规上企业设计年加工能力204万吨,精深产品已达到苏氨酸、赖氨酸、尼龙盐等层次。秸秆产业方面,山东圣泉集团建设了黑龙江最具深度的秸秆产业化项目,年加工秸秆100万吨,生产纤维素、乙酸等精深加工产品。
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做好特色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大庆市大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棚室果蔬基础坚实,起步早、质效好,棚室总数达7.2万栋、面积12.5万亩,位居全省前列,棚室、露地年产果蔬150万吨以上,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北菜南销”基地。大同无籽西瓜、肇州新福香瓜、肇源鲜桃等优质果蔬远销上海、南京、广州等南方各大城市。肇源百果园“南果北移”技术获批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在省内的牡丹江市、绥棱县、尚志市等市县发展示范基地41处,为龙江林果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生态渔业优势突出,依托松嫩两江优质水源,以杜蒙、肇源两县为核心,持续推进鳜鱼、大白鱼、大银鱼等名特优品种健康养殖。全市健康养殖面积130万亩,居全省首位。杜蒙县已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大银鱼养殖基地。道地药材特点鲜明,主要以板蓝根、防风、柴胡等品种种植为主,面积达19万亩,其中板蓝根种植规模最大,是国内重要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大庆大同板蓝根”已经认证地理标志商标,大同区还荣获“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
责任编辑:刘海龙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