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见习记者 刘雨珊 记者 石启立)7月1日,由黑龙江大学与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委史志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在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通过详实的文字、史料、图片,珍贵的手迹、原版照片、图书等,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黑龙江的重要地位。
“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开幕式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权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黑龙江所处的重要地位,展现了哈尔滨作为红色交通线对中共六大的历史性贡献,展现了中国革命先驱者在黑龙江传播科学思想、开展革命活动、追求理想信念的革命历史。本次展览意义重大,作用独特。其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好党史资源、红色资源,打造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新平台、新载体,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参观见学的独特资源,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权在开幕式上致辞
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伟志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黑龙江作为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传播最早的前沿阵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大潮中不可或缺的一条河流。本次“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是学习和宣传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的生动课堂,是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主动地了解黑龙江党的历史,更好地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省委史志研究室将以此次展览开幕为契机,共同回望和重温过去那段艰难探求真理、传播坚信真理的岁月,从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伟志在开幕式上致辞
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王永清表示,此次聚焦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主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一是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二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苏俄渠道”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巨大。三是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中枢,是中国与苏俄之间最早的交通线,从这一点看中东铁路堪称“红色之路”。
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王永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展陈项目完工交付
刘德权书记、何伟志主任、王永清书记和付宏刚校长共同为展览揭幕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在黑龙江大学博物馆3楼展厅参观了展览。
据悉,此次展览是黑龙江大学继2019年成功举办“不忘初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展”之后举办的又一大型主题展览,对更好、更立体、更真切地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在黑土地上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景象,对进一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确地学史用史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