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以口述史记录“非遗” 发布时间:2020-11-26 10:44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口述史》王晓戈、刘雅琴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版/186.00元

  ○王彬(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

  口述史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历史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进行历史研究。201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合作,策划了“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分两辑,共十册。笔者作为丛书主责编,参与了丛书的组织编写到编辑出版的全过程。本文以“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为例,谈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图书的编写与出版的看法。

  口述史图书的创作,必须基于广泛的田野调查。编写者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选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或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走访,在搜集了海量的口述资料后,进行科学整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这便意味着,口述史项目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因此,只有在周密筹备、严格实施、科学整理与编写等条件下,才能保障口述史图书顺利出版。

  项目的组织编写阶段

  评估各方条件,明确目标范围。首先,编写者需要充分评估自身条件,根据自身的学术方向拟定合适的口述史项目。术业有专攻,方向契合,才能保证口述史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次,掌握可调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结合项目要求划定项目覆盖范围。口述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但过于宽泛的范围不利于项目进行。在圈定调查范围时,既要保证访谈对象是项目工艺的传承人或研究该项目的专家学者,又要确保调查区域间存在关联。如《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口述史》中,确定田野调查的范围是福建的漳州、泉州,以及台湾地区。早年间,台湾地区的版画均由福建各口岸输入,之后才逐步由台湾本地的店铺引进闽南的版画雕刻技艺,并在本地生产,这里便体现了明显的工艺传播脉络。而考虑到版画在两岸均已式微,编写者便调整原有方案,在尽力将掌握颜氏版画技艺的颜仕国(印制)、颜志仁(制版)纳入访谈范围后,又将长久以来研究漳州木版年画的陈斌、周铁海、林育培作为访谈对象,以多方视角完善口述史内容。

  编拟访谈计划,撰写采访提纲,确定编写体例。科学的访谈计划,能够保障项目经费合理运用,增强项目实施的实效性。编拟计划包括采访队伍、访谈时间、访谈路线、访谈形式、各阶段时限等。如《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口述史》的访谈对象有8位,且分散在两岸多个地市,合理安排采访时间与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时间与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量在集中的时段完成尽可能多的访谈任务,是编写者必须考虑的事项。

  在撰写采访提纲之前,编写者需要对访谈项目、人物有详细的了解。编写者自身对于项目本身的学术积淀是顺利完成访谈任务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不足,编写者要及时补充,避免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编写者亦要对被访对象有基本认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族构成情况、工艺传承情况,甚至是被访者所在地区的资料,最好都能做前期调查。在做好准备工作后,编写者开始根据调查结果动笔撰写提纲,问题的设置既要符合项目既定目标、凸显学术价值,又要照顾访谈对象的实际情况(情绪、受教育程度),最好还能体现出一定的弹性,利于在执行中即时调整。

  确定编写体例,是做好口述史图书出版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常见的口述史图书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采访问答的形式和第一人称叙事式。两种方式各有特色,问答式能够还原访谈情境,氛围轻松,代入感强,甚至能够清晰地反映受访者的情绪。叙事式则由编写者根据访谈内容进行深度改写,描述对象集中、条理清晰、版块明确,使得文字便于阅读,更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

  访谈任务的执行。口述史的编写并不是被访者的自问自答,而是其与编写者共同创作的成果。在访谈过程中,编写者既要保持坦诚的沟通态度,也要掌控访谈的节奏。编写者要时刻引导被访者回答既定的问题,提升访谈内容的含金量,避免出现漫无目的地“畅谈”。在被访者出现情绪波动等意外情况时,也需灵活调整问题,保障访谈任务顺利进行。

  资料的整理与编写。在取得访谈内容后,编写者要对录音、视频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形成原始资料。编写者要完整记录口述内容,不必过滤被访者叙述中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包括重复话语、感叹语句,甚至是方言俚语。因为,这份资料是最能反映访谈实际情景的原始资料,后期的工作均要建立在它的基础上,其中看似无用的情感表达、家族琐事等,都有可能成为佐证某一段事件的旁证。

  在资料编写阶段,需要进行材料“深加工”,编写者需要改写原始资料。首先,资料中的基本错误如重复语句、无用的情感表达、错字错词等需要删除、修改。其次,根据自身学术积累和前期调研工作的结果,核实资料中的人名、地名、家族谱系、术语、方言俚语等;访谈中拍摄的照片或资料图片需要根据口述内容标明图注,并根据计划将资料转化为问答式或叙事式口述文字。最后,根据成稿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访谈,补充资料。

  口述史书稿的编辑细节

  口述史中记述的内容大多是被访者的自身成长经历、家族传承、工艺实践经验等。由于被访者大多身处社会基层,受教育程度不高,访谈时间距离事件发生有较长的时间,再加上受访时因回忆某些事件产生的情绪波动,方言俚语夹杂其中。这样一方面很容易使书稿存在知识性差错,另一方面也使得书稿过于口语化。这就要求编辑在审读口述史书稿时,注意处理好以下细节。

  把握好修改的“度”。口述史兼具民间性与个体性的特征,书稿虽然经过编写者深度整理,但其出发点是被访者的自述,口语化难以避免。为了将被访者的成长经历、工艺特点、师徒传承等内容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修改的程度。过度修改会将口述史的特征剔除,将过于学术化的内容提供给读者,加剧读者对于非遗项目的排斥感,这便失去了借口述史研究、传播非遗项目的初衷。编辑在处理书稿时,应最大限度保留书稿原貌,非语句硬伤不必过度修改,避免影响书稿反映被访者对自身经历、非遗项目的感悟与情感表达,保留口述史的“人间烟火气”。

  做好资料查证。被访者可能受时间、个人记忆、情绪、方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口述的地名、人名、工艺术语、事件发生情况等,可能会出现偏差,此时便要对其中的易错点进行资料查证与专项核查。口述中出现的地名,数十年时间流逝,各地行政区划多有调整,对于乡村基层更是频繁。一些工艺材料或工序步骤,从叙述上可以看出它们基本一致,仅存细微差别,便要多方求证,在保留口述特色前提下,不宜做统一处理。对于非遗工艺传承的问题更需谨慎,民间工艺的传承,一部分以行会形式存在,一部分则是以家族形式进行。对于已传承数百年的民间工艺,谱系繁杂,很难通过个人的口述文字内容加以确认,此时除了要求编写者提供必要的调研资料外,还需尽量从已流通的文字资料中寻找证据,避免出现差错。

  开发数字化产品

  非遗口述史图书的开发,不以纸质图书的出版而结束。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阅读需要在新技术的加持下焕发新活力。传统文字信息的承载量有限,对于非遗项目来说,传承人的施作流程、创作成果、文化背景等都是需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宝贵财富。多媒体技术与文字的深度融合,电子书、视频点播、互动平台等的开发,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另一方面,需要深挖口述资料价值。口述史通过记录各门类民间工艺传承人的口述资料,以弥补传统历史资料的不足,从基层开始厘清非遗项目工艺的发展脉络,深入调查各项民间工艺制作的传承关系。在积累大量的民间田野调查资料后,可以尝试建立非遗信息平台,在口述史与传统史料间建立链接,使研究人员能够对某一门类非遗项目有全面的认识,既方便学术研究,更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传承人保护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图书的编写与出版是一项细致、繁杂、耗资巨大,而又充满公益性质的活动。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其中一部分得以传承,一部分却消逝在历史进程中。及时展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唤醒公众对于民间非遗的重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口述史图书项目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责任编辑: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