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天下之水,千里流波。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从北京起笔,挥洒一路的精彩,到杭州落笔,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个句号,点在杭州的心脏,成为这个人间天堂心口的朱砂痣。看运河,最适宜的是晚上。当夜幕四合,华灯初上,运河十二里流影,“星河落,玉带揽苍穹。画舫金觥迎远客,波光银月醉清风”,风情万种,美不胜收。
运河夜游,最惬意的方式是坐船。古式漕舫游船从武林门码头出发,向北而行,重走古运河的“漕运”之路,经西湖文化广场、朝晖桥、潮王桥、御码头等,至大运河南端终点上的拱宸桥后折返。
在古色古香的船中端坐,一杯香茗在手,流淌的千年文化、休闲的天堂画卷,随着船的航行慢慢展开。看运河以夜幕作纸,蘸着水波,用灯光着色,两岸一片璀璨,如一树一树的花开,真是愉快的消磨。入夜后,林立的高楼变成了琼楼玉宇,附近的文化广场临水处,一朵朵灯伞七彩斑斓、旋转变换,煞是可爱。
白日里平淡无奇的桥梁换上了华美的晚装,最让人惊喜的是桥下风光。桥墩、桥台、挡墙成了雕塑艺术的百花园,演绎着运河的文化和记忆。潮王驭潮护航的刚健形象,杭州段运河南宋时的鼎盛景况,康熙、乾隆两帝的南巡景象……在灯的魔力下流光溢彩,从眼前迤逦而过,这是坐船夜游独有的福利,是陆上或白天游览都不可得的视觉盛宴。换个角度,别有洞天,观人、观物、观景,莫不如此。
“水墨丹青,蓝绿泼墨”,深幽内敛的蓝绿是它的基调,光雾带流淌在运河两岸,覆盖在错落有致的植物上,让人仿佛置身于蓝琉璃与绿琉璃打造的世界。蓝绿基调上是丰富多彩的变奏,橘黄色的栏杆灯,星星点点的红灯笼,金光银光勾勒提亮的亭台楼阁、运河人家……交织呼应,风姿绰约。“半道春红”的“雾森”是其中的一段华章。在常态下,它以蓝绿灯光效果呈现,当有游船驶近,自动感应打开,喷头自动喷出水雾,光色演变成桃红金黄。让人恍惚中进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所描绘的盛景:“半道红相传旧时夹路栽桃数里,春天桃花开时,如火如荼,灿烂似锦,花落如红雨。”
暗夜的水遇上绚烂的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光点、光斑、光线在墨汁一般的水面上晕染出美丽的倒影,随波荡漾,光影密处如急管繁弦,疏处如浅吟低唱,伴着水声,奏出娓娓的运河夜曲。
“内循环”遇“节目”,澎湃活力尽显。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运河流影夜天堂,星河枕梦,舞动一城的妖娆,读它千遍也不厌倦。(文图:米广弘 文化学者)
责任编辑:张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