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伊春

伊春: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 发布时间:2024-01-23 11:15 来源:瞭望

  ◇2020年伊春森林湿地固碳3372.8万吨、碳汇服务价值16.9亿元,预测2035年将达到25.4亿元

  ◇伊春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等重要理念,充分依托林下广阔空间,科学布局林下产业,推动好资源转化为好产品,用生态产品的价值跃升,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宝森

伊春森工集团上甘岭林业局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木耳生长情况(2023 年 5 月 20 日摄) 张涛摄 / 本刊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兴安岭大森林是最大家底、生态资源是最宝贵财富。

  近年来,伊春以“兴安岭生态银行”建设为牵动,向森林要碳库、向旅游要品牌、向林下要空间、向数字要增量、向改革要活力,建设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加快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更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向森林要碳库打造“森林碳汇城市”

  “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如今这里的好环境也能‘卖上好价钱’。”伊春溪水林场退休职工刘养顺说,如今的伊春早已从伐林变为护林。

  2022年2月,黑龙江省首单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00万元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交易在翠峦林业局公司诞生,碳汇项目交易让林区的好环境有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中国林科院考察评估,2020年伊春森林湿地固碳3372.8万吨、碳汇服务价值16.9亿元,预测2035年将达到25.4亿元。伊春科学编制全市碳达峰方案,确保全市森林覆被率稳定在83.8%、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在伊春友好区的“碳汇伊春暨小兴安岭生态经营示范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树木长势良好,一株株红松直冲云霄。伊春森工集团森林生态建设部部长王守涛说,这片示范林占地1000亩,通过培育针阔混交树种、伐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干扰树,科学提升森林质量,快速提高林木蓄积,不断增强碳汇功能。

  推动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价值转化的新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前不久,“兴安岭生态银行”首笔国有林业资源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落地伊春铁力。目前,伊春全市的资源转化核心项目库入库项目71个、总投资达979.4亿元。

  为了不断做大做强森林碳库,伊春坚决扛起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通过向森林要碳库,越来越多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一方面是严管资源推进大保护。伊春全面推行林长制,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设定四级林长2138名,突出系统保护、源头治理、整体修复,已实现连续19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加强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保护,投入资金用于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巡山清套清网”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涉林违法行为,实现了从林木单一保护为主,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物多样性大保护转变。

  另一方面是科学经营实现高质量。通过推广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使造林成活率由以往85%提高到95%以上,造林窗口期由一季延长为三季。王守涛说,目前在美溪林业局公司开展的15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试点,中期监测林木生长量是对照区的2.86倍,2023年试点已扩大到20万亩。

  如今,伊春森林覆盖率已达83.8%,森林蓄积量增加到3.75亿立方米,年均净增超过1000万立方米,林区全面停伐成果持续巩固扩大。2021年设立“伊春生态日”,成功举办两届系列活动,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向旅游要品牌打造“森态旅居城市”

  “既要让游客感受林区的生态,又要吃出林区的特色。”溪水咱家小院农家乐老板杨大伟每到旅游旺季是最忙碌的。溪水咱家小院农家乐紧邻黑龙江省伊春市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夏、秋季节,很多游客来此避暑纳凉。

  旅游业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近年来,伊春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宜居宜游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深厚的生态文化,大力发展森林生态康养旅游产业。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2022年,伊春全市接待游客101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10.8%。近年来,文旅部门在九峰山养心谷开发彩虹旱滑、高空滑漂等体验性好、互动性强的新项目,使其成为黑龙江省内重要旅游目的地,夏季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超过5000人次。

  2023年8月,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伊春建立了黑龙江省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浪漫与美景尽收眼底。伊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打造了融合森林公园景观、时尚创意与林区特色的婚姻登记场所,开辟了文旅经济新业态。

  文旅产品供给不断优化。近年来,伊春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全力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努力营造“人和心,总有一个在伊春”的旅游体验。目前,伊春共设计推出“时令之美”“来林都,爽伊夏”“五彩画卷·林都秋行记”“冰雪森林·林都冬游记”等4大主题旅游产品,创新谋划“森态避暑”“森林康养”“森林自驾”“亲子研学”等7条夏季旅游线路。

  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巍说,伊春旅游突出全域、拓展全季,通过不断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持续扩大一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旅战略合作项目走深走实。伊春以招商引资为牵动,引进多家省内外大型旅游龙头企业实施战略合作。与哈铁集团合作打造的“林都号”高端旅游列车,为游客提供车上车下餐饮、演出等多功能高品质服务,带领乘客穿越林海,走进森林,体验“中国林都”伊春深度游。

伊春森工集团红松种苗繁育基地(2023 年 5 月 20 日摄) 张涛摄 / 本刊

  向林下要空间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在伊春市丰林县红星镇,“羊倌”迟天奇每天都要走进羊舍,检查羊群的饮食、健康状况。他曾经从事森林消防工作,如今是伊春碧祥牧业有限公司副经理。“伊春的可用耕地少,但林下资源丰富,更有利于养殖业发展。”迟天奇说,利用秸秆、林下草等来饲养湖羊,羊的粪便一部分用来种植树苗,一部分经过发酵变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为扩大养殖规模,2023年3月伊春碧祥牧业有限公司将林场闲置的部分房屋也改造成羊舍,如今公司湖羊存栏1000余只,许多村民和林场职工都投入到湖羊养殖中。

  近年来,伊春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等重要理念,充分依托林下广阔空间,科学布局林下产业,推动好资源转化为好产品,用生态产品的价值跃升,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伊春重点发展湖羊产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6个、育肥基地24个,累计出栏湖羊1.28万只,现存栏湖羊1.95万只。同时,以林下养羊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湖羊放牧试点试验,探索实现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并利用林下饲草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饲料种植、加工和储藏,多渠道降低成本、提高肉质。

  此外,伊春还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化组织化经营,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抓好森林猪、冷水鱼、林蛙、雪貂等特色养殖。

  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小兴安岭林下空间广阔,森林资源丰富,山野菜、山野果、野生药材总储藏量分别达到84万吨、41万吨、200多万吨。近年来,伊春建立起浆果、坚果、山野菜、食用菌等180个特色种植基地。“伊春蓝莓”入选了国家首批地标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和黑龙江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品牌价值达16.5亿元。同时,伊春全力打造“森林大厨房”品牌,综合运用溯源、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拓展线下体验和线上销售渠道,推动“种养加销”全链条发展,让伊春的“九珍十八品”走出大山、走向百姓餐桌。

  中共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说,伊春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为建设绿色龙江,美丽中国再作新贡献。

  (《瞭望》2024年第04期 )

责任编辑:张佳丽

审核:张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